常德市
登录/注册
教师 学生 课件 资讯
热线:400-608-0573
 文章内容
“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?”多少中年父母的崩溃,从家长群开始


这一届家长太难当,要有足够的精力辅导作业,要有足够的金钱上课外班.....
 
但绝大多数的父母,都在拼尽全力做得更好,拼尽全力“关心孩子”。
 
最近我朋友圈很多妈妈都在转发一条短视频。 
 
内容是一位爸爸在家长会上崩溃大哭,诉说自己的委屈。
 
视频中的爸爸,因为经常不回复老师在家长群众的消息,被贴上了“不关心孩子”的标签。 
 
他蹲着地上,边哭边说:
 
“我怎么可能不关心呢?
 
天天加班到凌晨,我不可能时时刻刻,关心你们(家长群里)那些东西。 
 
你们老是打电话给我,我不是不想接,是开会没时间接啊......”
 
一个孩子的父亲,当着老师和全班孩子家长的面,痛哭流涕。
 
他心里面的委屈和压力可想而知。
 
这条新闻的下面,也有几千条父母的留言,基本都是在诉说父母压力太大、在指责老师推给家长的工作太多......
 
作为两个女儿的妈妈,我对这位父亲的哭诉其实有很多共鸣感。 
 
无论对于父亲还是母亲,平衡“工作”和“家庭”,都是个伪命题。
 
每个父母,都难免有疏漏大意甚至力不从心的时候。
 
但绝不意味着,父母是一个不关心孩子的人。
 
平心而论,我觉得现在这批父母,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,最“关心孩子”、最“会当父母”的一群人。
 
从来没有一代父母
 
承担了如此多的教育责任
 
我有个同学,她毕业后就在上海打拼,要孩子也比较晚。 
 
去年她家女儿才上小学一年级,开学没多久她就给我打电话诉苦。 
 
说学校一年级开学大会,老师就说教育要两条腿走路,家长要和学校紧密配合,这些她都挺认同的。 
 
只是没想到,开学之后老师每天都会把作业发到公共邮箱。 
 
要求家长下载、打印,看着孩子完成,这些她都理解。但学校还要求家长批改完后再交回给老师,这让她有点头疼。
 
有一回她一时大意,有道题没有给孩子改正,第二天老师就在群里发有的孩子作业没有改正,家长批改作业不认真。
 
她说,现在怎么都这样了呢?我小时也没用父母操什么心,批卷子不都是老师该做的事儿吗?
 
之前网上也有位父亲发视频吐槽过类似的事情,他对着镜头喊话:
 
“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?!”
 
“我那么有时间收家长群消息,我不会自己教吗?”
 
“整天不是让我去报补习班,就是让我帮忙改作业......”
 
隔着屏幕,都能感受到这位父亲的不满和压力。
 
其实现在让父母批改作业的情况,在全国都不少见。
 
我虽然主张家长主抓孩子的习惯养成和学习态度,但始终觉得大原则应该是多启发多引导,少包办少代替。
 
可如今很多家长,都在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。
 
除了给孩子必要的照顾和陪伴,还要花很长时间教拼音、教英语、教数学、教绘画、教孩子不会做的题目。
 
这一代的父母,正在用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多的精力,关心着自己的孩子。
 
从来没有一代父母
 
承担了如此大的教育开销
 
就在前段时间,我几乎同时看到了两条可能会影响我女儿未来好几年的新闻。
 
一条新闻是#中考体育将达到和语数外同分值水平#。
 
在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上,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指出,学校的体育中考要不断总结经验,逐年增加分值,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。
 
另一条也是教育部发的,#力争到2022年全面实行美育中考#。
 
2022年力争全覆盖,全面实行美育中考。
 
要强化体育、美育在学生评价中的占比,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。 
 
还要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,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。 
 
看完之后,心里五味杂陈。 
 
我一贯支持孩子有一两样特长,也一贯赞成孩子进行体育、美育教育。
 
但是也深知,一旦这些跟中考、高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挂钩,那必然就会带来校外相关补习班价格的一波疯长。
 
我身边老人劝子女生二胎的时候,听到“养不起”这样的理由都觉得很难理解。
 
他们常会说:
 
“现在条件这么好,有什么养不起的,以前一家五个八个孩子的,也都活得挺好。”
 
但是他们不知道,现在孩子的养育方法已经变了。 
 
养育一个孩子,不再是添一双筷子、多做几件衣服的事儿。 
 
孩子的衣食住行虽然不便宜,但都是“小头儿”,真正占家庭开销大头的,就是各种早教班、培训班、补习班、特长班......
 
你让娃快乐成长,什么都不学。 
 
可开学之后学校和老师会根据全班同学的平均程度,来决定教学进度。 
 
各种选拔性考试的出题人,更是直接想“优中选优”,筛掉那些“平平无奇”的孩子。 
 
那些什么都不会的孩子,很容易成为“尾巴”和“另类”。 
 
为了孩子,现在绝大多数的父母再不宽裕,也会留出很大一部分的“教育资金”。
 
这一代的父母,正在用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多的金钱,关心着自己的孩子。
 
从来没有一代父母
 
承担了如此多的教育压力
 
关于这一代父母,另外不得不提到的地方,就是压力。 
 
这是个快节奏的时代,快节奏的工作、快节奏的生活、快节奏的变化,让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。 
 
教育的压力,无疑是这所有的压力中,极有分量的。 
 
著名心理学家贺岭峰曾经提到过一件事。
 
贺岭峰
 
有一天他接到女儿数学老师语气不善来势汹汹的电话,一刻不敢怠慢,请了假就直奔学校。 
 
到了学校,老师劈头就问: 
 
“你们家长是不是觉得生完孩子就没什么事了?教育的事全部推给我们学校的老师啊?” 
 
他有点诚惶诚恐,连连答到:“不是不是,我们家长有责任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。” 
 
老师则继续追问:
 
“孩子的作业是你签字吗?”“签字的时候检查了吗?”“检查了为什么同一道题错了四遍?” 
 
还加了一句:“怎么做家长的啊?!” 
 
他这个父亲在老师面前被批得很尴尬,但回家女儿问起“老师找你说什么了?”这样的问题时,他还是说: 
 
“老师说你最近的考试,数学的卷面明显比以前整洁多了,通过这件事情看出你学数学的态度比以前端正了。
 
希望你在以后做题的时候认真审题,多验算,这样成绩才能提高。”
 
他把所有的压力都抗在了自己这里,用他的话说: 
 
“为什么我不训我女儿?因为我觉得,一个人有什么资格让人喊你爸爸妈妈,你总得帮人扛一点什么吧?
 
老师把你训一下,你回过头来再把她训一下,你还是她亲(爹)妈吗?” 
 
他觉得这些就是做父母应该承受的东西。
 
但是父母也是普通人,父母要承担的东西已经太多太多。
 
既要要管孩子是“身”,也要管孩子的“心”。
 
管少了怕没尽到责任,管多了有怕孩子有压力。
 
管轻了担心孩子不听,管重了又怕给孩子造成阴影......
 
这一代的父母,正在用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多的坚韧,关心着自己的孩子。
 
从来没有一代父母
 
如此积极跟孩子一起成长
 
做教育类公众号、写教育类文章这么久,我一个特别大的感受就是,真的有太多父母在主动学习“如何成为更好的父母”了。
 
在这一代父母之前,绝大多数家庭都是在凭“感觉”来当父母。
 
很多老一辈的人,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看过一本讲教育的书,更遑论关注教育类公众号、去了解“正面管教”、“非暴力沟通”、“蒙氏教育”、“发展心理学”这些名词。
 
但这一代父母不同,他们不仅仅希望参与孩子的成长,更愿意跟孩子一起成长。
 
就以我自己来说,我是在得知怀孕的时候,就啃下了大量世界公认的教育学著作。 
 
当时我的事业其实也正在上升期,付出了很多辛苦,才做到某500强企业骨干的位置。 
 
但是为了照顾好两个孩子,我辞职了,做起了全职妈妈。
 
几年的时间,每天就是陪伴孩子、不断读书充实自己。 
 
咱们这个公众号,也是那时候开始创办的。
 
每天跟大家分享一些教育的感悟和心得,也成了我的习惯。 
 
这些年,无论我写什么,几乎每篇文章都能收到大量妈妈或爸爸的留言。 
 
很多留言的观点之深刻、方法之可行、内容之丰富,都让我非常佩服。 
 
也有些妈妈或爸爸会留言,说自己看完文章之后,得到了启发,已经转发到了朋友圈或家族群,让我千万别删除文章,他们会经常翻翻看看。 
 
我亲眼看到、亲身感受到了“终身成长”这些口号,已经被无数父母们认同并践行。
 
这一代的父母,正在用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多的努力,关心着自己的孩子。
 
关于这个话题,我想说的还有很多很多。
 
从来没有一代父母,把“家校合作”做得这样优秀;
 
从来没有一代父母,把孩子的“德智体美”抓得如此全面;
 
从来没有一代父母,会如此重视孩子未来成长路径的规划......
 
我想说,任何一个年代,任何一个地区,都会有优秀的父母和失职的父母。 
 
但很明显,现在绝大多数的父母,都在拼尽全力做得更好,拼尽全力“关心孩子”。
 
正因为如此,所以特别想请社会对父母多一些理解、请学校对父母多一些体谅,也想请父母们,给自己多一些“放过”。
 
之前有个妈妈留言说:
 
“养孩子太难了,精神上,物质上,心理上各方面都得照顾好,有没有人照顾照顾我。”
 
确实,在现在养一个孩子,比在过去养一个孩子,要付出的时间和成本多很多。
 
父母需要教育孩子,但同时,也不要忘记好好照顾自己。
 
养娃不易,且行且珍惜。
长按上图二维码添加本地客服微信


©2022| 关于我们| 课件下载| 联系方式
赣ICP备17010457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