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德市
登录/注册
教师 学生 课件 资讯
热线:400-608-0573
 文章内容
曾经的问题少年如今已身价千万:到底是谁改变了他的命运呢?


曾经的问题少年如今已身价千万:到底是谁改变了他的命运呢?
 
前段时间,有一条这样的视频刷上抖音热门。
 
视频里的男孩叫做钟生明,是2005年福建省武平一中的一名高三学生。
 
在班会上,这个摇头晃脑,校服随意地耷拉在身上,看上去挺不正经的男生,却说出了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讲。
 
“龙生九子各个不同,我觉得既然有优等生、中等生和差等生的分别,像我一样的差生可以做到不气馁或者不放弃。有一句歌词唱得好,也许有一天我们再相逢,睁开眼睛看清楚,我才是英雄。”
 
还有结尾那一句霸气的“他时若遂凌云志,敢笑黄巢不丈夫”,话音刚落,便引得周围的同学的阵阵掌声。
 
 
 
一个年纪轻轻的学生,能在班会上发表这样一番豪言,有这样的抱负和志向,属实难得。
 
然而,钟生明就像自己说的那样,在班上是个不折不扣的“差生”。
 
一整个高三学期,钟生明就没怎么去参加过早读,甚至经常一睡就是一上午,翘掉上午所有的课程。
 
 
即便是待在教室里,他也不怎么听课复习,而是伏在桌上睡觉。
 
而他之所以在课堂上犯困,是因为每到半夜,宿舍熄灯之后,他就会跟几个伙伴一块,从学校的围墙翻出去,溜到街上的网吧去上网,一玩就是一整晚。
 
 
 
他去通宵上网,却也不仅仅是为了打游戏,更是为了靠游戏账号赚钱。
 
自认为不是一块读书的料的他,在2005年,就靠着帮别人经营游戏账号赚了上万元,成了班级里最早用上手机的学生。
 
这一切,全部都被他的班主任王锦春看在眼里。
 
这个孩子,心思完全没放在学习上,一心只想着打游戏,在很多的老师眼里,会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,选择放弃他,任由他自己去糟践人生。
 
但王锦春并没有这么做。
 
他知道这个孩子胸有大志,很聪明,将来一定会有一番作为,但他目前并不应该被打游戏和短暂的利益给迷惑,他应该通过高考走上更高的平台,去拥抱更好的未来。
 
所以自始至终,他都在想办法劝说他去参加高考,想要把这个迷途的少年挽回正道。
 
钟生明不来上早读,他就起得更早,亲自跑到男生宿舍里去叫醒他。
 
找不到钟生明的时候,他就到处去问其他男学生,想办法去了解他的动向。
 
 
了解到钟生明逃课是因为通宵打游戏,他也没有严厉地喝止,而是跟他约法三章,只许周六晚上上网,让他专注于学习,适当娱乐。
 
 
 
暑去寒来,他就这样一直苦口婆心地劝诫,不厌其烦地去喊钟生明起床。
 
可是即便是这样,钟生明却依然我行我素,完全没有一点要悔改的意思。
 
终于有一天,在钟生明又一次半夜翻墙出去上网之后,恨铁不成钢的王锦春终于爆发了,在宿舍里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。
 
 
 
 
人们认为,连脾气温和的王锦春老师都被他气得半死,以为他从此不会管钟生明的死活了。
 
然而有一次,钟生明因为再次翻围墙,被学校的保安抓住,事情闹得很大,被叫了家长,甚至在家长来了之后,他依然不思悔改。
 
由于影响恶劣,学校决定给他一记大处分。
 
大家应该都知道,在中学里的大处分,都会被计入学生档案,在日后,这个处分会一直留存,伴随学生的一生,对参军等等很多事情,都有着很大的影响。
 
而此时,王锦春又一次站了出来,力排众议也要阻止学校给钟生明处分。
 
 
 
他的理由也很简单,他只是不想让钟生明的履历留下污点,如果以后钟生明选择去找工作或者当兵,这个处分对他而言就是个致命伤。
 
 
 
即便是学生一次次冒犯他,不听劝告,但他关心的依旧是学生的前途。
 
你可能会问,王锦春费了这么大的劲,付出这么多的心血,只是为了挽救一个“问题学生”,值得吗?
 
在我们看来或许不值得,可在王锦春看来,却没有什么比得上让学生们能走出乡镇更重要。
 
作为乡镇教师,他看过了太多那些面孔尚且稚嫩的孩子,因为读不下去书,而选择辍学,走进了田间、工厂和建筑工地。
 
那些孩子明明好不容易有了学习的机会,有可能靠着自己的知识去改变现状,过上更好的生活,他们的人生本不应该就在此折戟,他常常对此现象懊悔不已。
 
所以,即便是再成绩再差劲的差生,他也不会放过任何一点点残存的希望。
 
即便是再麻烦,再疲累,他也要用力地把那些孩子往上推一把。
 
这就是2005年发生的故事,也是在一个高三考生和一个班主任身上发生的故事,被收在纪录片《高三》里面。
 
然而十几年过去了,那个半夜爬墙上网的“差生”后来变得怎么样了?
 
毫无意外,当年的高考他因为成绩太差,落榜了。
 
然而他痛定思痛,选择复读,在经过一年的刻苦努力和刮骨疗伤之后,他终于考上了一所泉州的大学。
 
大学毕业后,头脑敏锐的他闻到了互联网电商的风口,选择进入了当地一家知名的物流公司,乘着互联网电商的东风,一跃成为副总经理。
 
在这个公司积累到足够的资源和能力之后,他随后自己创业,很快公司的流水一天就高达八千万。(数据来源:搜狐号@后窗《这一个班级的“尖子生”“差生”,后来都怎么样了?》)
 
这么多年过去,当年那个在班上豪言壮志说“差生也有大好前途”的孩子,终于干出了一番大事业,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璀璨人生。
 
 
 
他真的实现了当年说过的话:再相逢时,别忘了谁才是英雄。
 
 
 
钟生明“逆天改命”的故事在网上曝光之后,很多网友都说这就是“读书无用”活生生的例子。
 
说这样话的人,不过无知且愚蠢罢了。
 
自从第一次高考落榜后,钟生明就醒悟,不断懊悔,痛恨自己没有努力,所以他义无反顾地选择复读。
 
通过一年的努力,他也终于考上了大学,并且努力去追赶自己落下的部分。
 
至今,他的手机密码,依然是自己高三的座位号。
 
不可否认,钟生明确实是很聪明,在2005年的时候,他就可以通过打游戏赚到一万元,但如果他不读书,不去上大学,那么他的人生可能就这样了。
 
上大学,让他的聪明和努力得到更好地发挥,也走上了更好的平台。
 
至今,钟生明还在感激高三班主任对自己的挽救,是他一次次把自己从危险的地方给拉回来,让他醒悟,让他去复读。
 
很难想象,如果没有王锦春在他迷茫的时候拉他一把,他的人生又该走向何方何处。
 
 
 
在大海边,一个人不断把搁浅的小鱼扔回大海,有人忍不住对他说:"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,你救不过来的。"
 
 "我知道。"他头也不抬地回答。
 
 "哦?你为什么还在扔?谁在乎呢?"
 
“这条小鱼在乎!”他一边回答,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。“这条在乎,这条也在乎....”
 
王锦春就是那个在沙滩上不断把鱼扔回大海的人,他就是最朴素、最简单的乡镇教师,但他的使命就是让一个个在迷途的孩子,去改正自己的航向,去拼命走出乡镇。
 
很多人都在为钟生明的命运而感到惊叹,而我恰恰为王锦春这样的乡镇教师而感到伟大和折服。
 
他对每一个学生的成绩和优势弱势都了如指掌,下班路上随便路遇的学生,即便是不属于他任教的科目成绩,他都能分析得头头是道。
 
 
 
在班会上,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诫每一个学生,一定要肯吃苦,肯奋斗,去靠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 
 
 
 
而在家长会上发言时,他也从来都是一针见血地告诫家长不要影响孩子的学习,要离婚等到孩子考完再离。
 
 
 
他挽救的,不仅仅是“一条”钟生明。
 
他的班上有一个叫做张兴旺的学生,因为考试没考好,借酒消愁,崩溃大哭。
 
王锦春知道之后,亲自在半夜把他搀回自己的家,为他加油鼓劲,让他坚强起来。
 
 
 
离高考十天不到的时候,张兴旺又一次陷入迷茫,他给王锦春留下一封决定放弃高考、准备出去打工的信,一声不吭地决定离开。
 
 
 
看到信之后,王锦春二话不说,骑着电动车就冲向了武平县的车站。
 
 
 
售票处、候车厅里没找到,他就沿着附近的早餐店一家一家地询问、追寻,最终还是找到了张兴旺,成功地把他劝了回来。
 
 
 
最终,这个在挫折面前几次跌倒的孩子,也在王锦春的搀扶下,完成了自我的挑战,考上了一所二本大学。
 
王景春的班上有很多很多的差生,他们资源匮乏,和城市里面的孩子相差太远,但王景春不管这些,他总是劝孩子,一年没有考上,就两年,两年不行就三年。
 
无论如何都不要待在农村,应该走出去看到更大的世界。
 
他的身上有一股催人奋进的狼性,不断鞭策每一个学生,在高考这个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中去奋力一搏。
 
他的班上有个叫林佳燕的孩子,尽管家境贫寒,但她学习却异常刻苦。
 
早读时,她总是捂着耳朵大声朗读课本;别人都休息的时候,她依旧挑灯夜读,每天奋战到凌晨才罢休。
 
但这样一个优秀且努力的女孩,却因为一次退步而觉得压力很大,常常会感到害怕和失眠。
 
王锦春注意到了她的情况之后,他就会主动找她聊天,给她做心理疏导课程。
 
 
他鼓励学生,如果压力太大,就哭一场好了。
 
他对女孩说:“我去跟你父亲说,你哭出来是好事,这是我教你们这样做的。”
 
那一年的高考,林佳燕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座北京的985院校,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。
 
现在的林佳燕,已经成为了北京一员,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,举手投足间满是自信的精英女性。
 
有人还专门收集整理他说过的很多激励学生的话,集合成了“王锦春语录”:
 
“读书不会死人,你就拿出半条命来读就可以了”;
 
“你不要去问接下去会怎么样,你只需要去付出就行”。
 
 
 
既励志,又充满着力量。
 
在高考那天,王锦春早早地就守在校门口,和班上的每一位即将要考试的同学用力地握手,对每一个人说:“要有自信,祝你成功。”
 
 
 
那一年,王锦春所带的班级,许多人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,有985和211的,也有普通的一本二本。
 
而落榜的18个学生,也有17人选择了复读,继续为了美好的前景而奋斗。
 
记得我之前在一篇文章里写过,那些乡镇里的孩子们真正需要的,是告诉他们知识能改变命运,但同时也给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,启蒙和引领他们走向更大的世界的人。
 
而王锦春老师,正是一个这样的启蒙者。
那些受他影响的学生们,也的确因为他的用力推举,闯出了县城。
 
或许他们并没有都成为名校学子,或许他们没有都成为所谓“人上人”的精英阶层,但他们至少都已经改变了父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存状态,也改写了自己的命运。
 
如果不是王锦春,如果不是他拼了命地激励他们,那些孩子,就很难走出县城,看到父辈们从未见过的景色,过上自己之前从来不敢想象的生活。
 
 
么是乡镇教师?
 
他们可能没有良好的条件,穿着洗得发白的或是泛黄的旧衣服,头发也总是灰白干枯,讲课时也带着浓重的乡音。
 
他们可能没有值得期许的前景,穷尽后半生都守在小县城或者山里,领到的薪资也可能仅仅能够赡养父母,照顾孩子。
 
可正是这样的他们,却把一个又一个穷困的学生,从那些不为人知的偏僻地方送进了大学,送进了城市,让那些孩子们有机会穿上了意气风发的西装,搏到了前途无量的职位。
 
正因为他们看过太多的乡镇的孩子,因为没有好的文凭,困在工地,困在土地,困在脏活的累活里面,所以他拼命也要让孩子去改写这样的轨迹。
 
曾经的王锦春也是这样的例子,他也和自己班里的很多学生们一样,出生贫寒,家里距离县城20多公里路,需要走路去学校。
 
他的8个兄弟姐妹无一例外继承了父亲的传统,在家里种田,在土里种烟叶,只有他通过高考打破了命运的束缚,从大学中文系毕业,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。
 
高考,让他的双手放下了农具,握住了教案;
 
高考,让他的双脚从田地间,走上了三尺讲台。
 
他走过这样一条路,知道这条路的艰辛和重要,所以他尽全力引领自己的学生走上这条路。
 
自从《高三》这部纪录片火了之后,许多人看到王锦春,都说从他身上,能看到自己曾经的班主任的影子。
 
王锦春不仅仅是王锦春,而是千千万万个朴素无华乡镇教师的缩影。
 
随着时间的推移,王锦春当年的许多同事,都一个个选择跳槽升迁当上领导,或者去了大城市教书,过上了不一样的人生,可王锦春却选择了留在原来的学校。
 
即便是《高三》在电影节获奖之后,很多知名学校看中了王锦春的能力,开出了很高的薪水聘请他去教书,也都被他婉言谢绝。
 
直到如今,他仍旧过着十几年如一日的生活:
 
五点五十起床,赶到学校唤醒孩子们,监督着他们晨读,培养着一批又一批学生,也同时改变着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命运。
 
他不是不想去过更好的生活,而是他自己的经历,让他深刻地明白,只要自己还在乡镇教一天书,就可能多帮助一个穷苦家庭的孩子走出贫穷,飞向一个全新的世界。
 
中国的乡村教师有290余万,我们不仅仅只有张桂梅校长,更有着成千上万处在镜头之外的“王锦春们”。
 
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,那些拼不过北上广的资源,拼不过富二代的爹妈的贫困孩子,才有了能力去参加高考,获得一个与他们掰一掰手腕的机会。
 
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,才有无数孩子放下了外出打工的行囊,握住了那支改变他们命运的笔杆,飞出大山和村镇,结束了他们曾经的贫穷。
 
他们或许没有得到太多媒体和镜头的关注,但将无数孩子带出大山和县城的他们,同样值得我们的尊重。
 
对于乡镇中的孩子们来说,高考就像是一条汹涌的大河。
 
这一岸的命运,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活,是老旧工厂锈迹斑斑的流水线,是一眼就能望到头的人生。
 
而另一岸的命运,是繁华似锦车水马龙的都市,是整洁明亮的大学教室,是无限的机遇与可能。
 
对穷苦的孩子来说,想要改变命运,想摆脱贫困向上走,他们唯一的途径,就是跨过这一条大河。
 
而乡镇教师们,就是这一条汹涌大河中的摆渡人。
 
他们奋力驾驶着那一叶扁舟,替那群想要改命的孩子们挡住无数风浪,拼死将他们从这一岸,带去另一岸,帮助他们实现阶层的翻越,一年又一年,周而复始。
 
 
 
长按上图二维码添加本地客服微信


©2022| 关于我们| 课件下载| 联系方式
赣ICP备17010457号-1